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瑞金医院承办的《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将于2002年3月起公开发行。本刊为季刊,CN:31-1876/R,ISSN:1671-2870,大工业6开,64页,铜版纸印刷,每册6.5元,每期发行6500册,本刊拥有全国著名的名学科专家组成的编委会队伍,以拓宽临床实验诊断循证思路为宗旨,内容涉及检验、放射、B超、病理、内镜、EKG和临床诊断等。每期将重点围绕某一系统疾病介绍上述各专业的最新技术与进展。设有栏目:述评、论著、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典型、疑难病例分析、教育园地和信息专栏等。欢迎各位踊跃来稿或征订。                

首页>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 杂志名称: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国际刊号:1671-2870
  • 国内刊号:31-187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05年第02期

放射科数字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陈克敏;赵永国;郭冰

关键词:图像存储与通讯系统, 数字化放射学, 远程放射学, 信息技术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字化与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入到医学领域.1972年CT开始应用于临床,随后超声、核医学等数字化成像模式相继问世.1980年MR投入临床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等数字化影像设备也于不久后进入临床.计算机X线摄影(CR)技术早由日本富士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初推出,90年代中期数字化X线摄影(DR)开始用于临床.1998年推出4层的多层螺旋CT,在短短数年中从4层发展至8层和16层,至2004年末将有64层的多层CT应用于临床,相对应的是扫描速度越来越快,所切层厚越来越薄,后处理的功能越来越多,当然其数据量就增加得更快.面对各种医学影像数据呈几何数级增长,如何合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数字化医学影像信息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中的首要问题.图像存储与通讯系统(PACS)和远程放射学的概念逐步形成,满足了数字化医学影像的传输、显示与存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