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瑞金医院承办的《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将于2002年3月起公开发行。本刊为季刊,CN:31-1876/R,ISSN:1671-2870,大工业6开,64页,铜版纸印刷,每册6.5元,每期发行6500册,本刊拥有全国著名的名学科专家组成的编委会队伍,以拓宽临床实验诊断循证思路为宗旨,内容涉及检验、放射、B超、病理、内镜、EKG和临床诊断等。每期将重点围绕某一系统疾病介绍上述各专业的最新技术与进展。设有栏目:述评、论著、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典型、疑难病例分析、教育园地和信息专栏等。欢迎各位踊跃来稿或征订。
首页>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 杂志名称: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国际刊号:1671-2870
- 国内刊号:31-187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阿霉素对斑马鱼心脏毒性的评估及机制探索
徐卓然;陈芳源;沈莉菁;钟济华;郎雯竞;邵霞
关键词:斑马鱼模型, 阿霉素, 右丙亚胺, 心脏毒性
摘要:目的:通过观测阿霉素致斑马鱼胚胎产生心脏毒性的表型,及联用右丙亚胺保护剂,建立实验室心脏毒性药物评价及研究的模型.方法:选择受精后24 h的AB系野生型斑马鱼胚胎,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阿霉素中后,选择心脏毒性表型明显的阿霉素浓度,将其分别联用或不联用右丙亚胺作用48 h.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至受精后72 h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心血管系统的形态学改变,记录心率变化,并分别抽提斑马鱼胚胎RNA,检测心脏发育相关基因及氧化、抗氧化相关指标.结果:随着阿霉素浓度的升高,斑马鱼出现了如胚胎发育畸形、心包水肿等改变,且死亡率升高,心脏毒性表型明显的阿霉素浓度为64.40 μmol/L,而联用右丙亚胺(130.47μmol/L、260.93 μmol/L)则可有效挽救阿霉素对斑马鱼心脏的毒性作用,并可分别将其胚胎生存率由35%显著提升至90%和88.3% (P<0.001).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斑马鱼心脏发育相关基因NK2转录因子相关基因5、心肌肌球蛋白轻链2、心房肌球蛋白重链、心室肌球蛋白重链,均未发现显著改变.检测氧化抗氧化指标后发现,64.40 μmol/L的阿霉素可致斑马鱼胚胎丙二醛含量显著上升(P<0.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则明显下降(P<0.001),而右丙亚胺可有效清除丙二醛并恢复SOD活性.结论:成功建立了斑马鱼评价心脏毒药物的模型.阿霉素对斑马鱼胚胎的心脏毒性呈浓度依赖性增加,且与斑马鱼胚胎死亡率亦呈正相关,而右丙亚胺则可有效挽救阿霉素致斑马鱼胚胎的心脏毒性,并降低其死亡率,且此作用与斑马鱼心脏发育相关基因无关,但与氧化及抗氧化通路有明显的相关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