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瑞金医院承办的《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将于2002年3月起公开发行。本刊为季刊,CN:31-1876/R,ISSN:1671-2870,大工业6开,64页,铜版纸印刷,每册6.5元,每期发行6500册,本刊拥有全国著名的名学科专家组成的编委会队伍,以拓宽临床实验诊断循证思路为宗旨,内容涉及检验、放射、B超、病理、内镜、EKG和临床诊断等。每期将重点围绕某一系统疾病介绍上述各专业的最新技术与进展。设有栏目:述评、论著、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典型、疑难病例分析、教育园地和信息专栏等。欢迎各位踊跃来稿或征订。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出版部门: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28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87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 杂志名称: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国际刊号:1671-2870
  • 国内刊号:31-187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14年第4期文章
  • 胃癌CT诊断现状及进展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占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1],其预后与肿瘤TNM分期密切相关。螺旋CT检查诊断胃肠道肿瘤性病变已在国内外得到较广泛的应用。随着影像技术进展,CT在胃癌诊断中已突破单一的“诊断+分期”模式,逐步形成涵盖精确、疗效评价、预后评估和术后并发症检测及随访为一体的影像学评价体系[2]。本文就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CT,MDCT)对胃癌诊断......

    作者:张欢;诗涔 刊期: 2014- 04

  • 胃癌的分子影像学诊断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研究发现,早期胃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仅为20%[1]。为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对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进行筛查和精确诊断至关重要。传统的白光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仍存在特异度和灵敏度不足的缺点,不能准确诊断胃癌及癌前状态[2]。分子影像的出现和发展则为解决这些临床难题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分子影像技术能够......

    作者:许冰;殷继鹏;吴开春 刊期: 2014- 04

  • 胃癌的内镜早期诊断

    由于胃癌特别是早期胃癌缺乏血清标志物,钡餐X线、CT等检查对其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亦不高,故而内镜检查成为国内外公认的诊断胃癌的首选方法。无论是进展期胃癌抑或早期胃癌及诸如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胃转移性癌等肿瘤,均可经内镜直视下发现病变,并经内镜钳取活组织,进一步行病理学检查,从而作出正确的临床诊断[1]。但在我国临床的实际工作中,大量的胃癌患者经内镜检查被漏诊和误判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将综合......

    作者:吴云林;王晓瑜 刊期: 2014- 04

  • 18F-FDG PET-CT在胃肠道肿瘤中的应用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的应用,为肿瘤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显像技术。随着近年来PET-CT的引入和广泛应用,消化道肿瘤的核医学影像诊断有了全新的发展。目前,PET显像广泛使用的显像剂18F-脱氧葡萄糖(18F-FDG)可浓聚于代谢旺盛的组织,包括肿瘤。存活的肿瘤组织主动摄取这一放射性核素标记物,而坏死组织则不能。应用这一特性,可反映肿瘤的......

    作者:陈绍亮;李蓓蕾;程爱萍;叶黛西;葛琦 刊期: 2014- 04

  • 肿瘤登记与全球肿瘤数据

    在临床实践与科研活动中,常需了解肿瘤的发病、死亡和生存情况。肿瘤登记制度的建立,提供了这些资料的可靠来源。通过进一步了解肿瘤登记制度、收集的资料及目前全球包括我国可以获得的肿瘤数据,有助于更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料,深入了解肿瘤及其与健康的关系,为肿瘤防治和科研服务。......

    作者:郑莹;张敏璐 刊期: 2014- 04

  • 胃癌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及应用现状

    准确的胃癌术前分期对选择合理的综合治疗方案乃至外科手术方式及预后的评价至关重要,故研究精准、合理的术前分期方案是目前胃癌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随着内镜超声检查、经腹超声检查、多层螺旋CT、MRI、PET-CT和腹腔镜等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检查方法的改进,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得到明显提高。需要指出的是,国际抗癌联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2010年发布了第7版胃癌TNM分期系统,并正式应用于临床实践。20......

    作者:严超;燕敏;朱正纲 刊期: 2014- 04

  • 阿尔茨海默病的语言障碍研究进展

    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以进展性的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除记忆损害之外,进展性的语言功能损害被认为在AD病程进展转换(如从中度向重度发展)过程中较视空间、执行功能等其他亚认知功能区更具临床意义。即使在AD发病早期,语言障碍也是其重要特征之一。美国国立老龄研究所和AD协会于2011年联合发布的AD临床诊断标准中,更将语言功能损害归为一种单独的......

    作者:乔园;王刚;任汝静;陈生弟 刊期: 2014- 04

  • 血小板微粒在血栓与出血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血小板微粒(plateletmicroparticle,PMP)是直径≤1.0μm的超微膜囊泡,经各种不同刺激在血液中导致血小板活化,进而脱落的细小颗粒。1967年,Wolf首先报道了PMP的存在,并将其定义为“血小板尘埃”。这些释放出来的微小颗粒从血小板的质膜中脱落而来,有促凝血和抗凝血的作用。这些微小的颗粒具有整套的血小板膜蛋白和膜脂质等膜结构,主要在血栓形成、促炎反应和调节血管功能方面起作用......

    作者:赵佳强;尹俊 刊期: 2014- 04

  •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监测的临床应用

    标准12导联心电图可快速地反映心脏的电活动,一直以来被视为诊断心律失常重要的检测方法[1],也是检查心肌缺血重要的无创检查。但一次心电图检查仅包括数次心搏,常不能得到建立可靠诊断所需要的足够信息。动态心电图使发现非持续性的心脏疾病已成为可能,但传统的动态心电图只有2~3个导联,其虽能连续记录一段时间内的心电信号,但却不能反映向量情况,并可能导致诊断的偏差。12导联动态心电监测能够克服上述不足,在心......

    作者:陈亮;单兴华;王飞宇;秦永文 刊期: 2014- 04

  • 乳腺癌细胞自噬与相关miRNA研究进展

    自噬是一种在生物进化中高度保守的、由溶酶体参与的细胞分解代谢过程。细胞通过自噬降解长寿蛋白和损伤的细胞器以实现物质循环,并维持细胞稳态。miRNA是一种小非编码RNA。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介导的转录和转录后水平的调控对于癌细胞自噬具有重要作用。乳腺癌因其高发病率、易转移、高度恶性的特点而成为当今社会一大公共卫生问题。本文主要就乳腺癌细胞的自噬调节及其相关miRNA的新研究动态进行综......

    作者:徐北惠;梁璆荔;倪培华 刊期: 201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