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瑞金医院承办的《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将于2002年3月起公开发行。本刊为季刊,CN:31-1876/R,ISSN:1671-2870,大工业6开,64页,铜版纸印刷,每册6.5元,每期发行6500册,本刊拥有全国著名的名学科专家组成的编委会队伍,以拓宽临床实验诊断循证思路为宗旨,内容涉及检验、放射、B超、病理、内镜、EKG和临床诊断等。每期将重点围绕某一系统疾病介绍上述各专业的最新技术与进展。设有栏目:述评、论著、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典型、疑难病例分析、教育园地和信息专栏等。欢迎各位踊跃来稿或征订。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出版部门: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28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87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国际刊号:1671-2870
- 国内刊号:31-187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LGR4基因调控小鼠肺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及肺发育
目的:探讨LGR4基因缺失引起新生小鼠死亡的原因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观察LGR4基因敲除(KO)小鼠出生后48h内的表现.记录其死亡时间,并对不同基因型小鼠进行生存分析.取LGR4KO纯合的新生小鼠及不同胚胎期小鼠的肺脏进行病理切片和HE染色,观察其组织形态学改变,并将结果与基因型为野生型(WT)、杂合型的小鼠比较.采用ELISA法检测LGR4KO纯合小鼠、WT小鼠血清中皮质酮水平,并用蛋白印迹......
作者:范能光;王计秋;孙海燕;宁光;杨军 刊期: 2008- 04
-
宽QS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
宽QRS波心动过速(wideQRScomplextachy-cardia)通常定义为QRS波时限≥0.12s,频率大于每分钟100次.由于其包括多种不同类型,且不同类型心动过速的危害性及处理方法有很大不同,因此对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吴杰 刊期: 2008- 04
-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的诊断现状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rightventricularcardiomyooathv,ARVC)是临床常见可能导致患者猝死的器质性心脏病.......
作者:姚焰 刊期: 2008- 04
-
侵入性心脏电生理检查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侵入性心脏电生理检查(electroplaysiology,EPS)是以整体心脏或其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心电标测系统记录心腔内电图或心电解剖图,并应用电刺激诱发心律失常以揭示心律失常机制、诊断和研究心律失常的技术方法.......
作者:赵学;王骏 刊期: 2008- 04
-
心律失常的基因诊断
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往往由基因突变引起,而这些异常基因主要为编码心脏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因而这类疾病也被称为离子通道病:其他还包括编码细胞骨架蛋白、细胞间连接蛋白等的基因.......
作者:李宁;浦介麟 刊期: 2008- 04
-
心脏猝死的危险分层问题
心脏猝死(suddencardiacdeath)是常见的死亡方式之一,也是具悲剧性质的死亡形式,多年来,人们一直希望能通过危险分层来找出心脏猝死的高危患者,制定预防策略,进而避免或明显减少心脏猝死患者.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努力至今仍收效甚微.......
作者:施仲伟 刊期: 2008- 04
-
分子生物学与室性心动过速
心脏病患者存在从心脏大体结构到心肌细胞、蛋白分子的病理和病理生理改变,其中包括与心电生理异常有关的结构和功能改变.......
作者:陆林 刊期: 2008- 04
-
心电学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意义
心电学在心律失常中的诊断意义可分为两方面,即心律失常诊断和评定.通常心电学检查分为无创和有创,无创性检查方法包括静息心电图、长时间心电记录和运动心电图,而有创性检查主要指心脏电生理检查.......
作者:刘霞 刊期: 2008- 04
-
血清胎球蛋白A和心血管钙化
心血管系统的钙化主要包括动脉钙化及瓣膜钙化.目前,其钙化发生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血清胎球蛋白A(FetuinA)主要由肝脏合成和分泌,具有多种不同的生物学作用,其在血液循环中含量丰富,是强有力的钙化抑制因子.......
作者:罗吉;陶婷 刊期: 2008- 04
-
人类细小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人类细小病毒感染是由人类细小病毒(humanparvovirus)所致的感染性疾病.自1975年首次从献血者血液中检测出人类细小病毒B19至今,人类细小病毒及其感染研究的进展较大.......
作者:陈军;卢洪洲 刊期: 2008- 04
动态资讯
- 1 移植肾急性排斥的新认识
- 2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3 唾液酸黏附素在相关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 4 女性乳腺超声分型与乳腺肿块良恶性间的相关性
- 5 肺硬化性肺细胞瘤23例临床病理分析
- 6 进一步提高肾活检病理诊断的质量
- 7 海洛因成瘾者戒毒后部分胃肠肽类激素的测定
- 8 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 9 血清C反应蛋白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 10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流行趋势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
- 11 糖尿病孕妇分娩近期的血糖随访
- 12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和IL-5测定的意义
- 13 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7例实验诊断和分子发病机制研究
- 14 微柱凝胶法动态检测O型孕妇ABO血型IgG抗体效价的临床意义
- 15 UniCel DxH 800血液分析仪的性能评价
- 16 转移相关基因1蛋白在子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17 骨髓活检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WHO2000分型的临床应用
- 18 呼吸系统疾病的循证诊断
- 19 2004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瑞金医院第四期《魏氏伤科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与关节损伤》学习班
- 20 狼疮性癫痫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