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上海瑞金医院承办的《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将于2002年3月起公开发行。本刊为季刊,CN:31-1876/R,ISSN:1671-2870,大工业6开,64页,铜版纸印刷,每册6.5元,每期发行6500册,本刊拥有全国著名的名学科专家组成的编委会队伍,以拓宽临床实验诊断循证思路为宗旨,内容涉及检验、放射、B超、病理、内镜、EKG和临床诊断等。每期将重点围绕某一系统疾病介绍上述各专业的最新技术与进展。设有栏目:述评、论著、临床研究、综述与讲座、典型、疑难病例分析、教育园地和信息专栏等。欢迎各位踊跃来稿或征订。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出版部门: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28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876/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2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 杂志名称: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 主管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国际刊号:1671-2870
  • 国内刊号:31-187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06年第5期文章
  • 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监测在乳腺癌诊治中的意义

    目的:观察乳腺癌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以探讨其在疾病诊治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30例乳腺癌组织中组织因子(TF)mRNA水平;用ELISA法同步检测患者血浆止凝血分子标志物含量,包括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

    作者:焦洁茹;楼谷音;吴方;王学锋 刊期: 2006- 05

  • 血红蛋白S病17例临床与实验诊断分析

    目的:总结17例血红蛋白S病(HbS)各种分型的实验数据,以提高临床实验室诊断各类型HbS的水平.方法:对所有病例行血常规检测并作Hb区带定量;采用红细胞镰变试验、红细胞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MHb-RT)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G6PD/6PGD)的直接比值法(紫外比值法)检测G6PD缺陷症.结果:所检测的17例HbS患者中新生儿4例,儿童和成人共13例.发现杂合子16......

    作者:陈和平;陈冬;梁玲 刊期: 2006- 05

  • 恶性肿瘤与止血障碍

    1865年Trousseau观察到1例有胃肠症状疑诊为恶性疾病的患者伴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6个月后该患者被诊断为胃癌.这一观察结果在以后几个有广泛基础的回顾性研究和良好设计的前瞻性研究中得以证实,因此也被称为Trousseau综合征[1],从而确定恶性肿瘤与止血障碍存在联系.肿瘤伴发的止血异常有血栓形成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与其他原因所致的血栓(一般影响下肢深静脉,且是孤立的)不同,肿瘤伴......

    作者:李家增 刊期: 2006- 05

  • 重视血小板-白细胞相互作用与血栓性疾病的研究

    目前针对急性血栓形成的治疗除抗凝和应用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外,主要是抑制血小板(PLT)黏附与聚集的过程,但疗效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可能另有机制在血栓性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血栓性疾病发病的潜在细胞分子机制十分复杂,但目前已可确定,早期血管损伤事件促使PLT和白细胞(WBC)黏附至受损动脉壁,这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20世纪60年代早期首次发现血液循环中的PLT-WBC聚集体(p]atelet-le......

    作者:范金茹;贺石林 刊期: 2006- 05

  • 妊娠期血液高凝状态与产科疾病

    凝血活性增强是妊娠期的一种生理现象,是产后止血的重要机制.但是,血液高凝状态可引起许多产科疾病,如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胎盘梗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胎儿生长受限(FGR)、反复流产、死胎、早产和死产等,严重的可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由先天遗传、后天获得、免疫失调和多种缺陷等因素的共同参与.本文就妊娠期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发病机制及相关产科疾病进行综述.......

    作者:邹丽;侯金花;王亮 刊期: 2006- 05

  • 膀胱癌尿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为膀胱移行细胞癌(bladdertransitionalcellcarcinoma,BTCC),其中约70%为浅表性肿瘤,治疗后其5至15年内的复发率高达60%~85%,并其中20%可进展为浸润性肿瘤[1].因此及早发现膀胱肿瘤及其复发肿瘤十分重要.目前膀胱癌的传统诊断和随访方法是膀胱镜及尿细胞学检查,前者为诊断膀胱癌的金标准,但为侵入性检查;后者虽属无创且特异......

    作者:陈华;张华;项明洁 刊期: 2006- 05

  • 短QT综合征的电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进展

    短QT综合征(SQTS)是一种单基因突变引起心肌离子通道功能异常而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心电图以QT间期明显缩短,胸前导联T波高尖为特征,可伴有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室性心动过速(VT)或心室颤动(VF),临床表现为眩晕、心悸及反复发作的晕厥和(或)心源性猝死[1,2].近年研究进一步阐明了SQTS的电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且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可喜成绩.......

    作者:金奇;吴立群 刊期: 2006- 05

  • 颈动脉体瘤的影像学诊断

    颈动脉体瘤又称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化学受体瘤,是头颈部常见的副神经节瘤[1].根据其是否分泌儿茶酚胺分为嗜铬与非嗜铬副神经节瘤,前者罕见.组织学上,颈动脉体由主要细胞或称副神经节细胞及支持细胞2种细胞组成,后者在颈动脉体瘤中几乎不存在[2].一般认为,肿瘤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后方的外膜内,但Knight等[3]近报道指出,肿瘤位于外膜周围组织而不是外膜内.颈动脉体瘤呈散发性和家族性发病,散发性发病原......

    作者:刘燕萍;詹维伟 刊期: 2006- 05

  • 阿司匹林抵抗及其实验监测

    动脉血栓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严重地危害人们的生命和健康.目前,大多采用抗血小板药对该类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有报道显示,阿司匹林能使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病死率下降15%~44%[1].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实验室监测手段,抗血小板药未能在一些患者,尤其是阿司匹林抵抗患者中取得理想效果.因此,寻找佳的阿司匹林抵抗实验诊断方法,对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至关重要.本文将对阿司匹林抵抗及......

    作者:张利伟;王学锋;王鸿利 刊期: 2006- 05

  •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对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临床意义

    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是反映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临床上通常用血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creatinine,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creatinineclearancerate,Ccr)来反映GFR.目前认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Cys-C)是反映慢性......

    作者:战玉喜;李建新;张峰;王均梅;郑楠 刊期: 2006- 05